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高校在进行学生的心理疏导时不能忘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大学生心理疏导是较为重要的原则,要将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相结合,注重二者的统一,高校工作者也应该将教育重点由教育人转化为关爱人,对学生给予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内心的感受,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意方式方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同时领导和老师们更应该融入学生,和学生们多交流多讨论,能够更加真实的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正确的想法应当给予鼓励,而对于错误的想法更应该及时制止,多教育、多引导、多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观、价值观,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做好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应该多疏导,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了解到的知识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打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对于“佛系”文化适当说不。
“佛系”心态更多产生原因是不敢去尝试,不愿意去走出自己的那一步,对于新的事物或者新的领域产生抗拒和不安,并且对于事情的处理不愿意去做,产生害怕、焦虑等,于是始终选择呆在“心里舒适区”,不愿跳出这个舒适区,产生一种逃避的心理,这也可以看出学生的逃避主要来源于抗挫折能力不够,更应当锻炼的是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高校和家长对于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都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失败是不可避免地,但是不能够将失败看作全部,一次失败不能够代表一切,要让学生明白挫折的意义,在挫折中进行分析和思考,要有笑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敢于踏出那一步,敢于去尝试,积极探索。
“佛系”心态不止只处于不敢面对挫折、处于躺平状态,更多还有一种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相对剥夺感较高的一种精神空虚。部分大学生认为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在学校中学习不够好好像就否定了所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于这类学生更应该鼓励他们参与其他活动,不能将所有仅仅放在学习上,社会工作、社会实践等都是自己实现较高价值的途径和方式,尤其是社会实践中更能够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产生自我的思考,无论是走访调研还是社会公益活动等都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环节,从其中提升自我的存在感、社会责任感、与人沟通交往等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社会实践中可以更多利用外部环境对自身的优点或缺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丰富自己的活动经验、提升自己的社会文化技能,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找到自我的价值,满足自我的目标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