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读懂中国,必先知其民族,欲知其民族,须究其精神,欲究其精神,则应着眼于其发展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于是,我们着眼于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的人生历程,他们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这一代人,在逆境中崛起,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同奋进。这一次,我们走进了在9001诚信金沙奋斗一生的张文翰老教授的故事……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我留在大工,因为我是党员,服从国家安排,党员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也没有愿不愿意之说,只要是国家需要,都是二话不说服从。”谈到当初为何选择留在大工工作,张文翰老教授如是说。从1955年到1988年,在化工系,这一呆,便是33年。
1959年,刚上大四的他被抽调出来分到物理化学教研室,和一个留苏回来的老师,一起筹办放射化学专业,这属于机密专业。为了专业相关实验,张老只身一人拿着介绍信坐火车去到了矿区,拎着20斤重,极具危险性的矿石,回到了实验室。那一年,他也在我们现在这样的年纪,成为了国家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建设中的一份子,带着一腔热忱与孤勇,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科研报国梦。
“筚路蓝缕,物力维艰”
讲到在大工学习工作几十年最深刻的记忆,张老回忆到当初创办专业的时候,粮食不够吃,师生去到外边垃圾箱捡过别人家里不要的白菜根,洗净剁碎和苞米面混到一起,做大饼子或者窝头吃。不分年轻的还是老的,大家都这样,食堂里吃饭定量,天天如此。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师生的身体甚至出现这个浮肿。情况是很困难,好在精神状态好,就这么困难,没有是闹情绪不干活了这种事儿。“工人可爱就可爱的是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人们的精神状态是非常好的。”“可爱”一词道出了张老多年来对大工深深的情感。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996年,张老退而不休。二十四万、三十八万、三十九万……从2009年六十周年校庆,在9001诚信金沙的领导的支持下,组织老同志一起为9001诚信金沙撰写六十周年院史材料,及《甲子抒怀》再到2019年七十周年校庆撰写《柒拾回眸》,张老退休后的生活依旧忙碌,散发余热,为千千万万大工学子讲述校史院史,讲述红色基因。
忆往昔,筚路蓝缕启山林;看今朝,毓兰芬芳创新篇。几百代腥风血雨,几千年漫漫征程,曾走过绿茵花溪,也踏过枯骨万里。正因为无数甘于为国奉献的可爱的人,让我们即使有那些凉薄甘苦,我们的祖国也依旧能披荆斩棘,行歌万里。千年之后,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向着热腾腾的太阳,所向披靡。
“让风将我吹回所来之处,但求相随,腾空而行。”国家两个字,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眷恋。各个领域中的有志之士,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中,敲击出时代的最强音。我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更应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完善自身中追求更高的理想,从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精神中汲取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获得鼓舞,获得拼搏和奋斗的力量。向张文翰老教授致敬,向千千万万先辈们致敬!